logo

专注电力工程10年各类电力工程一站式解决方案

  • 关注我们关注我们

13881979226
17152866666

提供解决方案

您的位置:首页相关政策“十四五”期间,未来中国电力发展将呈现六大特点

“十四五”期间,未来中国电力发展将呈现六大特点

2021-04-07相关政策

2020年1-10月份,**全社会用电量6.03万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.8%,比上年同期回落2.6个百分点。**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6.03万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.4%,比上年同期回落1.7个百分点。主要原因是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,年初用电需求大幅下滑,此后随着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恢复,用电量已逐步回暖乃至回升。 而在今年9月,我国提出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,碳减排进程同步加速。为了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,预计将在节能、电气化加速

2020年1-10月份,**全社会用电量6.03万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.8%,比上年同期回落2.6个百分点。**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6.03万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1.4%,比上年同期回落1.7个百分点。主要原因是今年受疫情等因素影响,年初用电需求大幅下滑,此后随着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恢复,用电量已逐步回暖乃至回升。


而在今年9月,我国提出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,碳减排进程同步加速。为了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,预计将在节能、电气化加速、清洁能源替代以及碳汇集技术发展四个主要的碳减排举措方面,后期相关政策的力度相较之前均会有进一步的加强。


值得一提的是,我国2060年碳中和目标政策相较于欧、美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50~70年过渡期,我国碳中和目标隐含的过渡时长仅为30年,这就意味着更陡峭的节能减排路径,实现难度较大。因此,在11月3日发布的“十四五”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,多次涉及碳排放、电力基础设施建设、新能源开发利用、竞争性市场化改革等方面内容。


记者注意到,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国电网面临的主要矛盾已发生改变。一方面来自于新能源大体量发展,带来新能源高比例渗透和大幅波动的特征。为实现“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达到峰值、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”目标,需要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,预计2025年新能源装机将达到**的33%、2030年占比达到43%。


另一方面来自新兴负荷的不断增长,随机冲击性用电负荷大规模接入,预计2025年电动汽车、智能空调、轨道交通、5G、IDC等新兴负荷达5.6亿kW以上,超过大负荷的35%,大规模随机冲击性负荷无序运行将给电网带来**影响、电力负荷峰谷差增速明显,大负荷优化运行迫在眉睫。


同时,电力电子设备占比大幅提升,传统的电磁变换装备特性转变为由电力电子装备特性主(例如光伏逆变器、风电变流器、充电桩等设备的接入),安全稳定特性的准确把握存在**难度。


要应对上述挑战,电网的建设思路自然需要发生转变,以动态方法处理电网状态、以系统思维和生态理论来构建电力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。因此在“十四五”期间,开展网架建设、推动要素发展、实现效率高协同,构建能源互联网,是解决上述挑战的主要路径。


此外,综合行业对电力“十四五”规划的展望,业内人士认为,未来几年行业发展将呈现出以下六大特点:


首先是用电侧。从电力需求的角度来看,预计“十四五”期间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,高载能行业发展放缓,但同时电能替代持续推进,预计“十四五”期间用电需求持续增长,但增速有所放缓,预计GR=4%~5%,“十三五”期间约5.5%。


其次是电源侧。随着新能源接入占比继续提升,预计2025年新能源装机将达到**的33%、30年占比达到43%。


其三是网架建设。**的资源禀赋和电力需求逆向分部决定了“西电东送”、“北电南送”的电力流格局,预计“十四五”期间,东部继续加快形成华北、华中、华东“三华”特高压同步电网,建成“五纵五横”特高压交流主网架,同时统筹推进特高压直流通道建设,到2025年进一步完善特高压骨干网架,同时加强区域750kV、500kV主网架建设、优化完善330kV、220kV电网分层分区,实现各级电网协同发展。


其四是要素发展。源网荷储协同互动。目前的电力系统以安全稳定运行为指引,要素之间是条件约束,随着要素增加,动态特征突出,亟需破除机理之间的相互约束、构建生态体系,即源-网-荷-储多要素之间的相互联动、互相促进,实现从“源随荷动”到“源荷互动”的转变,保障运行安全、提升运行效率。


其五是构建能源互联网产业链。能源互联网是工业互联网在能源电力领域的典型实践,本质在于要素协同,将生产要素与生产环节横向互联、先进信息技术纵向贯通。“能源互联网”目前已经成为国网、南网的重要战略,“十四五”期间有望加快推进建设。


其六是突破技术瓶颈。加快技术攻坚,推进电力工控芯片、功率半导体等核心器件的国产化,推动大数据、云计算、AI、通信技术、安全仿真技术、区块链、传感器等新技术在电力行业的应用。


【免责声明: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**时间删除内容!】

来源:今日头条

链接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6901961008475013646/
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如内容中如涉及加盟,投资请注意风险,并谨慎决策

上一篇
下一篇